2019学历博士电路与系统(本科直博)
必修课 | 低总学分
20 | 35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包括三名特聘教授在内、全部具有留学或国外进修经历的研究生导师10余人,2006年入选教育部“射频与超高速集成电路”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王志功教授系归国定居的集成电路设计专家。学科以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为主体,从事以射频、超高速光电、超大规模高速数字通信和生物体植入等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和系统应用为特色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拥有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及测试环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和863计划、部省级和工业界数十项研究项目,在相关集成电路设计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国外十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科学技术研究与人才联合培养的合作关系。近5年已培养数百名射频与超高速集成电路与系统高水平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造就一批具有坚实宽广的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电路与系统学科的专门知识、在科研教学和技术方面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研究方向
(1)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
(2)超高速光电集成电路与系统
(3)超大规模高速数字集成电路与系统
(4)生物体植入电路与系统
四、培养年限
培养年限一般为4-5年,最长可延至7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最低学分 | 最高学分 | 最少门数 | 最多门数 |
六、学位论文
(一)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30篇,完成一篇综述。
(二)论文撰写
论文撰写,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三)论文学术水平
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本学科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要发表3篇博士学位评定认可的学术论文。
七、课程信息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 | 学院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是否必修 | 备注 | 多选组 |
A公共学位课 | DB0002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研究生院 | 36 | 2 | 秋季 |
|
|
|
DB000203 | 博士英语 | 研究生院 | 54 | 3 | 秋季 |
| |||
B专业基础学位课 | DB000104 | 数学模型 | 研究生院 | 54 | 3 | 秋季 |
|
| |
MS000111 | 工程矩阵理论 | 研究生院 | 54 | 3 | 秋季 |
|
| ||
C专业必修学位课 | DB004401 | VLSI设计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36 | 2 | 秋季 |
|
| |
DB004402 | 光通信集成电路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54 | 3 | 秋季 | ||||
DB004403 | 微波与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36 | 2 | 秋季 |
|
| ||
DB004404 | 集成电路的器件工艺和模型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36 | 2 | 秋季 | ||||
MS004401 | VLSI设计技术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54 | 3 | 秋季 | ||||
MS004402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54 | 3 | 秋季 |
|
| ||
| MS004403 | 光纤通信用集成电路设计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54 | 3 | 秋季 |
|
|
|
| MS004404 |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54 | 3 | 秋季 |
|
|
|
| MS004405 | CMOS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54 | 3 | 秋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