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教务处
的通知
为了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孕育创新成果雏形,推进学生课外研学活动的开展,同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第三届华东区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学校决定于2014年10月11日至2014年11月11日举办“东南大学第五届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欢迎各院系一、二年级同学积极报名参赛。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4年10月18日。
报名方式:登陆教务处主页--实践教学--课外研学--学生竞赛管理系统。
附件:东南大学第五届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章程
东南大学教务处
东南大学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组委会
2014年9月30日
(主动公开)
附件:
东南大学第五届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章程
一、竞赛简介
东南大学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其目的在于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孕育创新成果雏形,推进学生课外研学活动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外研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产生、孕育与转化,同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第三届华东区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特举办“东南大学第五届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
二、活动组织单位
东南大学教务处、共青团东南大学委员会、东南大学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组委会主办,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科技协会承办。
三、参赛对象
参赛学生以全体一、二年级本科生为主,鼓励其他年级本科生参加。
四、竞赛主题与作品要求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作为一门横断学科渗透到每个学科的不同层面;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本届竞赛共分两个主题:
主题一:每日一创意(设想)
本主题鼓励学生“每日一设想,每日一观察,每日一创新”,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创新灵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赛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要求参赛学生在2014年10月11日至11月11日期间,每日记录一个自己的创新设想或者创意点子。该创新设想无具体限制,可以是灵光一现的金点子,也可以是深思熟虑的新方案。记录思维的痕迹,播下创新的种子,开拓想象的空间。
主题二:创新的价值——没有无用的东西
本主题旨在鼓励学生利用创新思维创造价值,将创新的思想转化成实际的有用的东西,在实物制作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巨大价值。
参赛学生以个人为单位。用废弃的易拉罐、矿泉水瓶或雪碧瓶子为主要材料(超过60%),经过创造性的设计和制作,形成有价值的作品(工具、日用品、艺术品、玩具等均可)。
五、竞赛安排
竞赛时间为2014年10月11日至11月11日。 12月进行决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4年10月18日。
报名方式:登陆教务处主页--实践教学--课外研学--学生竞赛管理系统。报名时,需要选择具体的主题方向,并填写作品名称,不可空缺;主题一或主题二两项只可参加一项。报名者需要检查个人信息是否有误并改正。不在系统报名者取消评奖资格。
七、作品提交
主题一:每日一创意(设想)
最终提交形式为:学生将在竞赛期间的创新设想记录在册(记录册由组委会提供),由各院系辅导员负责统一收集后整理提交至九龙湖校区机械楼309室。
主题二:创新的价值——没有无用的东西
学生将制作完成的实物作品,在11月15日前上交到机械楼309室,并提交一份作品说明,写明创意来源、制作过程、作品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心得体会。模版参见“东南大学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实物说明”,该模版可在“cxtyjs2014@163.com”下载,密码为“q1w2e3r4”;电子版发到“cxtyjssw2014@163.com”.纸质版和电子版都要提交。
八、竞赛奖励
本次竞赛项目设四种奖励等级:一等奖(≤2%参赛作品总数)、二等奖(≤4%)、三等奖(≤6%)和优秀奖(≤8%)。
获奖学生奖励办法见《东南大学大学生手册》,并按照《东南大学本科生课外研学学分认定办法》规定,获奖学生可获相应的课外研学学分。
九、评选标准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通过对创新方案的审阅,从方案的选题、设计等方面,对方案的原创性、合理性、可行性、实用性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评审。
十、评委会
主 任: 雷 威 陆 挺
副主任: 沈孝兵 张志胜
成 员: 胡汉辉 许映秋 方霞 堵国梁 孟桥 陈爱华 冯崇毅周芝庭 周一帆 冷护基(安徽工业大学) 陈 霞(安徽工业大学) 陈胜军(南京师范大学)
十一、组委会
主 任:张志胜 沈孝兵
成 员:方 霞 袁 琴 冒明山 史红叶 刘志忠
联系人:刘志忠 13222777949
东南大学本科生创新体验竞赛组委会
2014年9月30日
东南大学教务处 2014年10月9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