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系列访谈(一):走近王志功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11-09浏览次数:8669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志功教授专访

 

     王志功教授简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1 年于南京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 年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后赴德国弗朗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1992 年10 月起在该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1997 年归国定居工作,受聘为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领导建立了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担任所长。1998 年五月被推选为国家863 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第五届专家组专家。1998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 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记者: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够接受我院研究生会与学生会联合举办的“长江学者系列访谈”。首先我们还是从最近的一条喜讯谈起:我们知道在今年国庆期间,应党中央和国务院专门邀请,您参加了国庆观礼活动。在庆祝祖国60年华诞期间,中国也展示了其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那么您认为当前中国的IC工业大致处于什么水平,您对于我国IC业的发展前景有何判断?

 

王志功教授:我们国家的IC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在这十年以来飞速发展。十年前,199911月,我们在东南大学举办了一个无生产线集成电路设计高级研讨班。当时,我国的集成电路无论是从设计还是制造都很落后,设计方面至少落后国外1015年,制造方面至少落后国外23代。技术发展和产业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国内设计人才只有几千人,制造厂只有几家。高级研讨班结束以后,我们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得到了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批示:把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的意义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并且对这两个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刚好是十年。回顾这十年,中国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40多条主要的生产线,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这些工艺线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例如上海的中芯国际(SMIC)也已经达到纳米级的工艺,从微电子到了纳电子的时代。

 

记者:我们谈谈我院的情况吧。我们都知道,射光所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前列,部分研究成果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们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射光所从事的研究项目,以及对于我们的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哪些要求?

 

王志功教授:我们射光所在经过十年的建设,现在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设计环境,相当广的集成电路制造渠道,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的测试实验室。在过去12年中我们承担了几十项的国家级课题,目前还在承担多项国家级的研究课题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研究项目。我们是通过承担国家级的研究项目和企业的研究项目来带动我们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在射光所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大多是直接参与各种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项目。通过参加这些高技术高科技,与产业直接结合的研究项目,我们的研究生从理论和工程技术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锻炼。我们的研究生在毕业后受到大学、研究机构和国内外产业界的欢迎。我们在国内外的声誉越来越高,每年招收的研究生生源数量和档次都在不断提高。

 

记者:对于有志加入射光所的本科学生,您认为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培养?

 

王志功教授:对于本校的本科生,由于我们电路与系统学科的老师承担着本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他们本科的学习和他们将来进一步深造的计划有着有机的联系。所以对于本校的本科生来说,学好我们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同时注意实验实践等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该会很顺利的进入到我们射频与光电研究所进一步深造。这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记者:好的,我们转换一下话题,聊聊您的生活经历。相信您精彩的人生经历能给很多同学以启发。1971年,17岁的您进入当地一个小镇的电信所当话务员,当时的经历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这是否对您之后在无线电方面的求学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王志功教授:这段经历对于我在之后的在专业方面的学习深造以及科研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从那以后就进入电子通信这个领域。在当时提供了一个相关的环境和机会,使我对通信的理解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我今后学习有线及无线通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您在德国进行了13年的学习和研究,您的导师也是“德国微电子之父”博世先生。能谈谈他们教育及研究方法与国内的不同之处吗?

 

王志功教授:我在德国最深刻的体会:他们的理念是理论结合实际,研究为产业服务。我当时在德国,从事了一项电路的研究,发现了一种现象,一开始就想以这种现象作为我的研究课题,从理论上找到它的根据,从数学上进行推导,然后通过实验的电路进行验证,我想我应该可以写一篇很好的博士论文,然后可以拿到博士学位回国了。当时,我的导博士教授看了我写的关于这种电路现象的理论推导和研究的思路以后,他就提出来说“你这样的一种思路很好,验证估计也可以通过的,但是我希望你能找到一种应用的可能,把它应用于通信系统中。”所以在他这样的要求下,我把这个电路理论同我们当时研究的光纤通信电路结合起来,从理论分析到电路设计,到集成电路的实现,到测试,并且与当时的德国电信的工程应用相结合。这样从理论到应用的研究。虽然这个研究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最终得出的这个研究成功一方面应用到通信系统,另一方面也在国际上我们这个领域发表了最高水平的论文。也就是说,理论结合实际,高技术研究同工程应用相结合这方面是德国人的特点,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追求完成论文。

 

记者:1997年时,您当时在德国已经有了良好的生活及科研条件,是什么促使您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举家归国,回到母校?

 

王志功教授:可能有的人觉得这是理想化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是在自己的国家接受的教育和成长,自己应当对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这是最根本的一个思想。这是我的一个理想,当这个理想实现时,自己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也是最根本的动力。我从出国那天起就想着要学成后回到自己的国家来,这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从另一个方面说,我觉得我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只有回到中国这样一个环境和天地里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中国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天地。一方面是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是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和信心,同时也是自己的责任来为国家做贡献促使我回国。

 

记者:目前国内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您对现在这种出国留学热的现象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另外对于本校本专业的一些想出国的同学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王志功教授:我认为,现在社会,在中国日益发展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当中,我们中国应该有更多的青年学生到国外去,一方面是去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培养和锻炼出来具有国际的眼光,国际的胸怀,和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脉搏的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既是我们国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同时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所以从我个人的体会,以及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优秀学子利用各种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这也是我对中国青年学子的一种期望吧,因为总的来讲,我们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还不是世界前列,目前尤其是从事科研的环境在不少的学科不少的院校和国外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去深造去扩展自己的知识,扩展自己的胸怀。那么这个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以及青年学生个人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从我个人角度,是支持和鼓励青年学子出国深造的。

 

记者:您的爱国之心确实另我们倍受感动。感谢王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最后希望您能送给我们本院研究生及本科生一些建议或一句话。

 

王志功教授: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努力拼搏,成为对国家、对人类有用的人才。

 

记者:杨旸林劲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