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研学讲座:揭示控制人类认知过程的神经电路—基于MRI的脑网络分析背景、方法与应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3-08浏览次数:2076

探求科学奥秘 展望科技前沿 拓宽知识结构 促进学科交融

东南大学课外研学讲座

 

讲座名称:揭示控制人类认知过程的神经电路

—基于MRI的脑网络分析背景、方法与应

 

报 告 人: 王智顺 教授

 

报告人简介:

王智顺博士,现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室主任, 博士生和博士后指导老师,终身教授 (tenured)。王博士现在也担任中南大学信息学院兼职教授。王教授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1991年硕士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图像处理专业,师从毕厚杰教授,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师从何振亚教授,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EGG 信号分析与识别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获2000年度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论文课题是与位于美国Oklahoma Jiande Chen博士领导的Lynn研究所合作进行的研究课题。因研究成果突出,读博士期间发表多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Lynn 研究所于1997年底邀请王教授来美继续从事同一课题的研究。

1997年底至到20037月,王教授先后在Lynn 研究所和Chen 博士领导的德州大学UTMB 的电生理实验室从事信号处理研究工作。期间在生物医学和信息处理专业核心期刊包括IEEE Transactions 上发表论文40余篇,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并连续四次在参加国际会议时获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奖,于2000 年成为IEEE高级会员。

2003年,王教授获得美国NIH 研究员资助从事脑功能成像及其在认知科学上的应用研究,加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认知与精神障碍研究所。因工作成绩突出,在2005年被任命为脑功能成像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研究方向主任,负责fMRI 研究室和fMRI相关课题研究。现负责美国NIH资助的多个重点课题研究,用功能成像重建人脑电路回路,从而揭示与人类认知与精神障碍(比如抑郁症)有关的脑神经活动机理。王博士已发表论文150 余篇,其中在影响因子超过10 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50 余篇,仅在2013 2015 年期间就发表国际期刊论文超过15篇,在 IEEE Transactions 上已发表第一作者论文 7 篇,第8 IEEE Transactions 第一作者论文正在进行第二审。

2002年起,王教授担任多个国际核心期刊的评审,这些期刊包括Neuroimage, Human Brain Mapp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 (UK), 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 (The Netherlands), 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IEE Proceedings Science, Measurement and Technology (UK) 2005年,王教授的个人简介被列入美国名人录 (Who’sWho in America)

2003年和2009年获国家春晖计划资助,王教授先后到国内多个大学和企业做学术报告开展合作课题研究,  包括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机器人公司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讲座内容介绍:

人脑是生物界最复杂的器官,人类思维过程完全由人脑来控制,是宇宙间最神奇的生命现象。人脑由1000亿个灰质神经元构成。每个神经元都是一个计算单元或一个计算机,这些神经元的互相连接,或通过有线白质纤维连接,或通过无线耦合连接,或通过神经化学递质的调制,构成巨大的多模态、多层次、多尺度的分布并行运算、自组织时空动态演化神经网络或超级网络,支撑人脑的思维与认知过程。对人脑这种超级网络的深入研究, 可能揭示人脑是如何工作的秘密,具有巨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意义重大而深远。这种研究是个跨学科跨知识的多层次研究,是一个双向促进的正反馈过程。一方面,为准确研究人脑网络,我们必须应用人类现已掌握的最先进的多学科知识、理论和算法(如神经科学与计算算法的结合)并不断改进它们, 从而发展出一套新的革命性理论和方法; 另一方面,我们可将在研究人脑网络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人造的各种技术网络中,如计算机网络,以改进计算机网络中的技术,如信息抽取,信息融合与信息集成技术,使得计算机网络像人脑网络那样具有自组织自学习功能,成为一个“聪明”网络。本报告首先介绍人脑网络的神经科学背景,然后介绍如何用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来研究人脑神经网络,涉及有代表性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应用实例。

讲座时间:20163818:30-20:30(星期二)

讲座地点: 九龙湖校区教一211

 

欢迎全校各院系、各年级学生踊跃参加

 

                                  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外研学讲座活动指导中心

                                              201632

 

备注:听报告(讲座)后,请如实填写讲座现场发放的《学生聆听科技、学术报告学分认定书》并提供后续研学材料(如:评论、文献综述、读书报告或报告人要求的文字材料等),经学生所在院系“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认定后可获得0.30.5个课外研学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