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
【导读】位于河南郑州的宇通客车厂,有一条长4.2公里环厂区开放道路,路上有4个红绿灯路口、6个弯道、3段直道,人来人往,车辆频繁,环境复杂。一辆通勤班车在这条路上周而往复地行驶,到站停车,接上乘客再奔赴下一个站点,乍一看与一般客车无异。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辆正在行驶的客车驾驶座上没有司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带领他的团队在郑州至开封的实际道路上成功进行“无人驾驶”试验。李德毅院士团队已先后于2012年11月和2015年8月分别在北京至天津、郑州至开封的实际道路上,进行过两次成功的无人驾驶试验。其中,在郑州至开封进行的实路测试,被证实为世界首次商用客车在实际道路上实现全程无人驾驶,引发全球汽车业同行瞩目。李德毅透露,今年他的团队将在深圳进行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无人驾驶测试,以促使相关技术进步和完善,推动无人驾驶尽早进入人们生活。
无人驾驶的关键在“驾驶脑”
之所以能做到无人驾驶,靠的是安装在汽车上的高性能传感器。它是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和“耳朵”,负责收集行驶中的障碍物、路线等各种信号,经过“大脑”处理后发出指令,指挥汽车沿着道路准确行驶。无人驾驶的关键在“大脑”,李德毅称之为“驾驶脑”。
“从郑开大道城铁贾鲁河站出发,在完全开放的道路环境下,途经26个信号灯路口,自主完成跟车行驶、自主换道、邻道超车、路口自动辨识红绿灯通行、定点停靠等试验科目。测试客车行驶了32.6公里,最高时速达68公里。”李德毅记忆犹新。
客车、旅游大巴、货车等将会最早实现无人驾驶
相比私家车,客车、旅游大巴以及中重型货运车辆的智能化需求将更为迫切,也将是最早实现无人驾驶的领域。目前国内已有城市考虑在城市快速公交上采用无人驾驶技术。
尽管如此,无人驾驶距离人们日常生活仍有距离。李德毅说,推进汽车无人驾驶走近现实生活,亟须在提高性能、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等三方面发力。
如果成本能降到普通汽车的两倍,无人驾驶就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其中,性能和可靠性取决于传感器和“驾驶脑”的性能,当前我国在高精度传感器研制领域仍是空白,各大车企和互联网公司试验的自动驾驶汽车采用的都是直接采购的海外产品。另外,目前测试成功的无人驾驶汽车成本依然过于昂贵。
“如果成本能降到普通汽车的两倍,无人驾驶就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李德毅说,目前由于高精度传感器和“驾驶脑”都尚未实现量产,单个产品的成本依然非常高昂,做出来的车,并非普通家庭能够接受。
2025年路上80%的车辆可实现自动行驶‘菜鸟司机’更自信
目前在无人驾驶最为关键的“驾驶脑”研制上,我国已积累一批核心技术专利,整体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下一步我国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应在高精度传感器和‘驾驶脑’性能上下功夫。”李德毅透露,今年他的团队将在深圳进行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无人驾驶测试,以促使相关技术进步和完善,推动无人驾驶尽早进入人们生活。“到2025年左右,路上80%的车辆可实现自动行驶,与人工驾驶并存,互为补充。借助自动驾驶,更多‘菜鸟司机’在路上将更加自信。”李德毅预测。
李德毅带领他的团队测试成功的北汽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 (2月26日新华社摄)
李德毅院士团队成员北京联合大学的鲍泓(右)、潘卫国站在已经测试成功的最新一代“无人驾驶”汽车前 2月26新华社摄。
无人驾驶的宇通客车行驶在道路上(2015年8月29日新华社摄)
(转编自微信公众号广东院士联谊会2016-03-04)
【校友简介】
李德毅,男,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县(现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出生于江苏省。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现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第61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中国指挥和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参加了多项电子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研制和开发;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和一整套用逻辑语言实现的方法;证明了关系数据库模式和谓词逻辑的对等性;提出云模型、云变换、云推理、云控制等方法用于不确定性认知和云计算,在智能控制“三级倒立摆动平衡”实验和智能驾驶中取得显著成效。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9项,获得10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中文著作5本、英文专著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