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开设申请表
开课院(系、所):
课程申请开设类型: 新开 重开□ 更名□(请在□内打勾,下同)
课程 名称 | 中文 | 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 | ||||||||||
英文 | Multi-user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 |||||||||||
待分配课程编号 | MS004121 | 课程适用学位级别 | 博士 | 硕士 | | |||||||
总学时 | 16 | 课内学时 | 16 | 学分 | 1 | 实践环节 | 用机小时 | |||||
课程类别 | □公共基础 □ 专业基础 □ 专业必修 专业选修 | |||||||||||
开课院(系)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开课学期 | 2019-2020学年第2学期 | |||||||||
考核方式 | A.□笔试(□开卷 □闭卷) B. □口试 C.□笔试与口试结合 D. □其他 文献阅读汇报 | |||||||||||
课程负责人 | 教师 姓名 | 张铖 | 职称 | 讲师 | ||||||||
zhangcheng_seu@seu.edu.cn | 网页地址 | https://radio.seu.edu.cn/2019/0301/c19942a264232/page.htm | ||||||||||
授课语言 | 中文 | 课件地址 | ||||||||||
适用学科范围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实验(案例)个数 | 先修课程 |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通信原理 | ||||||||||
教学用书 | 教材名称 | 教材编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版次 | |||||||
主要教材 | ||||||||||||
主要参考书 | Fundamental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Tse, David, and Pramod Viswanath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5 | ||||||||
Introduction to space-tim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Paulraj, Arogyaswami, Arogyaswami Paulraj Rohit, Rohit Nabar, and Dhananjay Gor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3 | |||||||||
课程介绍(含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300字以内)
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时分多址接入(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频分多址接入(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空分多址接入(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DMA)以及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采用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用户传输技术的经典方法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其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理解各项技术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
二、教学大纲(含章节目录):(可附页)
第一讲: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结构及信道模型基础(2学时)
包含基本的系统模型、传输模型以及信道模型。
第二讲:时间频率域多用户传输技术即TDMA/FDMA (2学时)
包含TDMA/FDMA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现状。
第三讲:码域多用户传输技术CDMA (2学时)
包含CDMA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以及优缺点分析。
第四讲:空域多用户传输技术 (2学时)
包含脏纸编码、匹配滤波以及迫零传输等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优缺点比较。
第五讲:功率域多用户传输技术NOMA (2学时)
NOMA的基本原理以及研究现状。
第六讲: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多用户传输技术 (2学时)
包括各种空时频多用户传输技术应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研究现状。
第七讲: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传输技术 (2学时)
包括各种空时频多用户传输技术在毫米波系统中的实现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研究现状。
第八讲:分小组进行学习报告
设立若干主题,进行分组汇报
三、教学周历
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第一讲 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结构及信道模型基础 (秋季学期) | |
12 | 第二讲:时间频率域多用户传输技术即TDMA/FDMA | |
13 | 第三讲:码域多用户传输技术CDMA | |
14 | 第四讲:空域多用户传输技术 | |
15 | 第五讲:功率域多用户传输技术NOMA | |
16 | 第六讲: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多用户传输技术 | |
17 | 第七讲: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传输技术 | |
18 | 第八讲:分小组进行学习报告 |
注:1.以上一、二、三项内容将作为中文教学大纲,在研究生院中文网页上公布,四、五内容将保存在研究生院。2.开课学期为:春季、秋季或春秋季。3.授课语言为:汉语、英语或双语教学。4.适用学科范围为:公共,一级,二级,三级。5.实践环节为:实验、调研、研究报告等。6.教学方式为:讲课、讨论、实验等。7.学位课程考试必须是笔试。8.课件地址指在网络上已经有的课程课件地址。9.主讲教师简介主要为基本信息(出生年月、性别、学历学位、专业职称等)、研究方向、教学与科研成果,以100至500字为宜。
四、主讲教师简介:
张铖,1988年5月,男,工学博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传输方案设计及性能分析,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资源调配。
五、任课教师信息(包括主讲教师):
任课 教师 | 学科 (专业) | 办公 电话 | 住宅 电话 | 手机 | 电子邮件 | 通讯地址 | 邮政 编码 |
张铖 | 信息与信息处理 |
| zhangcheng_seu@seu.edu.cn | 南京市江宁区秣周东路9号中国无线谷 | 211111 |
六、课程开设审批意见
所在院(系) 审批意见 | 负责人: 日期: |
所在学位评定分 委员会审批意见 | 分委员会主席: 日期: |
研究生院审批意见 | 负责人: 日期: |
备注 |
说明:1.研究生课程重开、更名申请也采用此表。表格下载:http:/seugs.seu.edu.cn/down/1.asp
2.此表一式三份,交研究生院、院(系)和自留各一份,同时提交电子文档交研究生院。
Application Form For Opening Graduate Courses
School (Department/Institute):
Course Type: New Open Reopen □ Rename □(Please tick in □, the same below)
Course Name | Chinese | 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 | |||||||||||
English | Multi-user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 ||||||||||||
Course Number | MS004121 | Type of Degree | Ph. D | | Master | ||||||||
Total Credit Hours | 16 | In Class Credit Hours | 16 | Credit | 1 | Practice | Computer-using Hours | ||||||
Course Type | □Public Fundamental □Major Fundamental □Major CompulsoryMajor Elective | ||||||||||||
School (Department)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erm | 2019-2020 2nd term | ||||||||||
Examination | A. □Paper(□Open-book □ Closed-book)B. □Oral C. □Paper-oral Combination D. Others paper reading and oral presentation | ||||||||||||
Chief Lecturer | Name | Cheng Zhang | Professional Title | Assistant Professor | |||||||||
zhangcheng_seu@seu.edu.cn | Website | https://radio.seu.edu.cn/2019/0301/c19942a264232/page.htm | |||||||||||
Teaching Language used in Course | Chinese | Teaching Material Website | |||||||||||
Applicable Range of Discipline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 Name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 ||||||||||
Number of Experiment | Preliminary Courses | Advanced Mathematics; Linear Algebra; Probability Theory; Principle of Communications | |||||||||||
Teaching Books | Textbook Title | Author | Publisher | Year of Publication | Edition Number | ||||||||
Main Textbook | |||||||||||||
Main Reference Books | Fundamental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Tse, David, and Pramod Viswanath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5 | |||||||||
Introduction to space-tim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Paulraj, Arogyaswami, Arogyaswami Paulraj Rohit, Rohit Nabar, and Dhananjay Gor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3 |
Cours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eaching goals and requirements) within 300 words:
This course involves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DMA) an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The teaching method is mainly used in the course with the help of discussions. Via study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know the typical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the state of art in the considered field. They can also lear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these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and their difference and relationship.
Teaching Syllabus (including the content of chapters and sections. A sheet can be attached):
Lecture 1: System model and channel mode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Basic system model, transmission model and channel model
Lecture 2: Time/frequency doma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e., TDMA/FDMA
Basics of TDMA and FDMA an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Lecture 3: Code doma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e., CDMA
Basics of CDMA, its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Lecture 4: Spatial doma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e., SDMA
Dirty paper coding, match filtering and zero-forcing and their basics and comparison
Lecture 5: Power doma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e., NOMA
Basics of NOMA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Lecture 6: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Issues for applying typical spatial/time/frequency doma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in massive MIMO,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Lecture 7: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i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sues for applying typical spatial/time/frequency doma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i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Lecture 8:Group report
Group report with some given topics
Teaching Schedule:
Week | Course Content | Teaching Method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Lecture 1: System model and channel mode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 |
12 | Lecture 2: Time/frequency doma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e., TDMA/FDMA | |
13 | Lecture 3: Code doma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e., CDMA | |
14 | Lecture 4: Spatial doma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e., SDMA | |
15 | Lecture 5: Power domai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e., NOMA | |
16 | Lecture 6: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 |
17 | Lecture 7:Multius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i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18 | Lecture 8:Group report |
Note: 1.Above one, two, and three items are used as teaching Syllabus in Chinese and announced on the Chinese website of Graduate School. The four and five items are preserved in Graduate School.
2. Course terms: Spring, Autumn , and Spring-Autumn term.
3. The teaching languages for courses: Chinese, English or Chinese-English.
4. Applicable range of discipline: public, first-class discipline, second-class discipline, and third-class discipline.
5. Practice includes: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research report, etc.
6. Teaching methods: lecture, seminar, practice, etc.
7. Examination for degree courses must be in paper.
8. Teaching material websites are those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announced.
9. Brief introduction of chief lecturer should include: personal information (date of birth, gender, degree achieved, professional title), research dire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within 100-500 words)
Brief Introduction of Chief lecturer:
Cheng Zhang, 1988/05, Male,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Research direction: transmission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machine learning aided intelligent resource allocation.
Lecturer Information (include chief lecturer)
Lecturer | Discipline (major) | Office Phone Number | Home Phone Number | Mobile Phone Number | Address | Postcode | |
Cheng Zhang |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 zhangcheng_seu@seu.edu.cn | No. 9 Mozhou East Road, Jiangning, Nanjing | 211111 | ||
“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
|
课程名称 | 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Multi-user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
学分/学时 | 1学分/16学时 |
学时分配 | 课堂教学学时:16 |
课程类别 | 研究生选修课 |
开课学期 | 研一秋季学期 |
开课单位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适用专业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教学语言 | 双语 |
先修课程 |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通信原理 |
后续课程 | 无 |
课程简介 | 课程主要瞄准无线通信多用户传输场景的PHY/MAC关键问题,如多用户信道获取与反馈、上行接收机合并器与检测器设计、下行预编码设计、用户功率分配等,一方面讲授这些技术的基础原理,并辅以经典文献介绍各自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经典模型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介绍最新的借鉴机器学习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设计方案。课程采用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使硕士研究生同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无线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研究的已有代表性成果与最新研究动态,掌握其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并理解各项技术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 |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为:
1. 介绍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的发展与脉络,通过讨论与引导学生查询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其与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需求和应用背景的内在关系。
2. 介绍多用户信道获取、波束成型与资源分配等技术的核心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数值仿真或简洁数学推导,帮助学生理解从空域、时间、频率以及功率等维度挖掘系统自由度以提升传输性能的区别与联系。
3. 介绍现有模型驱动多用户传输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引入机器学习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据与模型协同驱动的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设计思想。
4. 引导学生调研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近期的发展动态,通过汇总归纳调研报告与分析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未来移动通信需求对多用户传输技术发展提出的挑战。
三、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本课程支撑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要求中的如下指标点:
l 指标点4.1:能够根据电子信息系统需求,利用理论分析等手段,给出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案和目标。
l 指标点5.1: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查询、检索信息工程专业文献及资料。
l 指标点6.2:认知和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趋势。
l 指标点10.1:了解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科技文档的基本构成及要求,具备撰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的能力。
l 指标点12.2:掌握一定的自我学习和完善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与课程支撑的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序号 | 课程目标 | 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
1 | 介绍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的基本系统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后续相关传输技术研究的基础。 | 指标点12.2:掌握一定的自我学习和完善的能力。 |
2 | 介绍多用户信道获取、波束成型与资源分配等技术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利用数值仿真或简洁数学推导,理解从空域、时间、频率以及功率等维度挖掘系统自由度以提升传输性能的区别与联系。 | 指标点12.2:掌握一定的自我学习和完善的能力。 |
3 | 介绍介绍现有模型驱动多用户传输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引入机器学习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据与模型协同驱动的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设计思想。 MIMO等技术发展的外在驱动力与核心思想。 | 指标点4.1:能够根据电子信息系统需求,利用理论分析等手段,给出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案和目标。 |
4 | 引导学生调研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近期的发展动态,通过汇总归纳调研报告与分析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未来移动通信需求对多用户传输技术发展提出的挑战。 | 指标点5.1: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查询、检索信息工程专业文献及资料。 指标点6.2:认知和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趋势。 指标点10.1:了解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科技文档的基本构成及要求,具备撰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的能力。 |
五、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对应关系
序号 | 课程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环节 | ||||
课堂教学 | 实验/上机 | 课程项目 | 课堂研讨 | 作 业 | |||
1 | 介绍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的基本系统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后续相关传输技术研究的基础。 | 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基本系统模型
| + |
|
| + |
|
2 | 介绍多用户信道获取、波束成型与资源分配等技术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利用数值仿真或简洁数学推导,理解从空域、时间、频率以及功率等维度挖掘系统自由度以提升传输性能的区别与联系。 | 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的信道获取与反馈、上行接收机设计、下行预编码设计、时频资源分配 功率分配问题
| + |
|
| + |
|
3 | 介绍现有模型驱动多用户传输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引入机器学习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据与模型协同驱动的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设计思想。 | 机器学习辅助的多用户无线资源管理 | + |
|
| + |
|
4 | 引导学生调研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近期的发展动态,通过汇总归纳调研报告与分析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未来移动通信需求对多用户传输技术发展提出的挑战。 | 分小组进行学习报告 | + |
|
| + |
|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讲: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基本系统模型(2学时)
包含基本的系统模型、传输模型以及信道模型。
第二讲: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中的信道获取与反馈 (2学时)
包含上行信道估计、下行信道估计与反馈的典型方案。
第三讲: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中的上行接收机设计 (2学时)
包含典型的上行接收机设计、性能分析、非理想条件下的设计。
第四讲: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中的下行预编码设计 (2学时)
包含面向和速率最大化、用户公平性等指标的典型方案设计。
第五讲: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中的时频资源分配 (2学时)
包含典型的时频资源分配问题模型以及优化求解方法。
第六讲: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中的功率分配问题 (2学时)
包含单小区、多小区、上行以及下行等不同场景的功率分配方案。
第七讲:机器学习辅助的多用户无线资源管理 (2学时)
针对模型驱动的波束/时频资源管理方法的不足,介绍机器学习辅助的改进方法。
第八讲:分小组进行学习报告
设立若干主题,进行分组汇报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通过幻灯片图文并茂、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讲解知识点,同时对重要知识点结合板书进行必要的推导和图示等;2. 提问和讲解:讲课过程中设计好问题供学生回答和讨论,最后结合讨论情况进行讲解;3. MATLAB仿真程序演示和讨论:关键知识点提供基本的MATLAB程序,让学生进行调试、修改和讨论;4、小组汇报和分组讨论:学生自主分组,选择课程内容中一个重要问题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并进行现场讨论;5.完成课程设计论文:每个学生总结课程所学知识,学习撰写技术报告。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 = 出勤+ 小组汇报研讨 + 课程论文
出勤占20%;小组汇报研讨成绩占50%;课程论文占30%
课程目标与课程考核环节关系:
序号 | 课程目标 | 考核环节 | ||
出勤20% | 小组汇报研讨成绩50% | 课程论文占30% | ||
1 | 介绍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的基本系统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后续相关传输技术研究的基础。 | 2% | 10% | 0% |
2 | 介绍多用户信道获取、波束成型与资源分配等技术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利用数值仿真或简洁数学推导,理解从空域、时间、频率以及功率等维度挖掘系统自由度以提升传输性能的区别与联系。 | 10% | 15% | 15% |
3 | 介绍现有模型驱动多用户传输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引入机器学习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据与模型协同驱动的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设计思想。 | 5% | 15% | 15% |
4 | 引导学生调研移动通信多用户传输技术近期的发展动态,通过汇总归纳调研报告与分析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未来移动通信需求对多用户传输技术发展提出的挑战。 | 3% | 10% | 10% |
八、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美)波尔拉.空时无线通信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美)谢、(美)维斯瓦纳斯. 无线通信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制订人:张铖
审核人:
制订日期: 年 月